西安中铭电气..低空气象综合观测站成功部署
------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
一、项目背景与行业意义
低空经济作为融合信息化、数字化、航空及无人机技术的新质生产力,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。根据《中国低空经济区域发展指数报告(2023)》,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,其中气象服务对飞行安全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。
西安市气象局于2025年2月组织召开低空经济气象服务研讨会,聚焦气象科技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。西安中铭电气有限公司积极响应,于2025年7月初在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建成公司..低空气象综合立体观测站,标志着公司在低空气象监测领域的前瞻性布局。
低空气象综合立体观测站现场安装图
二、技术亮点与创新突破
该观测站集成多领域技术,突破传统气象监测局限,具体技术参数如下:
监测维度 技术指标
气象要素 大气温度、湿度、气压、风速、风向、雨量、能见度仪、激光雷达、视频图像等
空间覆盖 覆盖低空空域(30-400米)
数据更新频率 每秒1次高频采集,支持分钟级数据传输
传感器类型 激光雷达、前向散射多通道能见度仪、云台摄像机、智能气象传感器等
创新点:
动态风险预警:实时测量不同高度湍流、强对流等高危气象事件,为无人机、通航飞行提供实时避险建议。
多源数据融合:整合气象卫星、地面雷达及无人机载传感器数据,构建“空-地-天”一体化监测网络。
行业定制化服务:支持接入低空气象企业平台,提供个性化气象数据接口。
三、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
安全飞行保障:
低空空域对流活动频繁、能见度变化剧烈,传统气象服务难以满足需求。该观测站的部署将显著提升飞行安全系数,助力西安打造“低空经济示范城市”。
技术赋能产业:
研发方向:聚焦新型气象传感器研发,计划2026年推出微型化、低功耗气象监测设备。
生态构建:联合科研院所、低空经济企业共建“气象-空管-运营”协同平台,推动数据共享与标准制定。
四、公司展望
西安中铭电气总经理朱总表示:“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计划在2025-2027年将公司收入的10%用于低空气象技术研发,目标建成覆盖西北地区的精密监测网格,为低空经济提供全天候、高精度气象保障。”